11/17/2009

大巴窯

林先生與H先生合租的公寓組屋,位在大巴窯(Toa Payoh)。我對這個地方的歷史很感興趣,前幾天特地去圖書館想找地方誌來讀,沒找到。倒是維基百科有簡單扼要的解說。


(從公車上看大巴窯市中心)

簡而言之,此地係新加坡最早期發展的衛星城鎮之一。其地名,toa乃福建話的「大」,payoh源自馬來語,意指沼澤(惟此地現已完全沒有沼澤的痕跡)。這種二元/多元文化的命名方式,很典型地銘刻了當地的種族交融歷史。

雖然根據維基百科說法,此地早在十九世紀便有人居,然而今天的大巴窯,卻跟島上絕大多數土地一樣,被大有為新加坡政府以都市規劃之名重新整治過,歷史遺跡蕩然無存。一個市鎮在歷史發展中自然產生的紋理,已經被千篇一律的組屋、林蔭大道,以及更多的組屋、林蔭大道取代。













(這是我們住的組屋,這種住宅大樓環抱立體停車場的設計應該是比較近期的規劃?)

絕大多數新加坡人被迫住在政府組屋(或者你很有錢也可以買私人住宅,但私宅用地也是政府劃定出來的)。類似台灣三鶯部落原住民為居住權抗爭的事件,在這裡是不可能發生的。當地人一出生就在組屋裡,直到老死為止。


(典型的組屋,一層樓包含十幾個單位,一字排開)

我承認這裡的居住環境非常舒適,公共設施完善體貼,幾乎無可挑剔(相較之下,我住過多年的永和老公寓,簡直是豬圈)。然而,我也懷疑,這種生活空間的人工化、一致化,乃至於機械化,恐怕正是當局馴化、規訓人民的手段。


 (推窗外望,赤道暴雨剛停,那棵樹比我們所在的五樓還高,是雨林時代留下來的嗎?)

新加坡大有為政府管控人民無微不至,「住」最具體而微,相關事蹟罄竹難書,容後再敘吧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